首页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河南工业大学产学研科技成果推介(七)

2024-11-29

科技成果

Sci & Tech Achievements

01




成果名称:特色油料油脂与蛋白联产工艺技术

技术领域:粮油加工及营养健康

成果简介:

特色油料油脂与蛋白质联产技术,本技术对芝麻等特色油料采用适温压榨制油结合亚临界萃取制油技术,实现在低温条件下提取油脂的工艺技术,这一生产工艺可以制备生产出营养丰富的食用油脂(富含脂溶性营养伴随物质),同时获得油料中蛋白质不变性的脱脂油料粕,作为初级蛋白原料在食品制备中应用,也可对低脂粕进行脱糖处理,获得蛋白含量在60%以上的蛋白原料,这一原料可以用于食品的制备生产工艺中,以提高食品的风味、营养、结构等功效。通过多步先进加工工艺处理实现了芝麻油脂与蛋白的联产技术,同时可以对脱糖处理得到的原浆进行干燥处理得到富含多种营养物质的多糖产品,用于制药、发酵、饮料的生产原料。这一专利生产技术(专利名称:一种芝麻蛋白粉的生产工艺,专利号:ZL201110248671.6)的延伸可在特色油料(亚麻、葵花籽、红花籽、紫苏籽等)特色油料加工制油生产工艺中应用;本技术成功解决了制油过程中高温处理造成油料蛋白变性利用价值低的技术问题,解决了油料制油过程中过度加工造成营养流失问题,解决了油料加工过程副产品高值化利用的技术问题,建立了油脂与蛋白质联产技术理论。这一技术成功解决特色油料加工资源利用低的瓶颈问题,使特色油料加工附加值增加,此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市场前景:

此技术在特色油料加工过程中应用,成功解决了油料加工过程中资源浪费问题,不但制备营养丰富的食用油脂产品,同时可以得到油料蛋白质不变性的低温粕,这一低温粕可以进一步加工成不同蛋白质含量的食品需要的原料,也可以作为初级产品销售,还可以进一步加工成营养物质丰富的多糖产品,使油料加工增值两倍以上,实现特色油料高值化利用技术的应用。此技术的应用可以得到新营养概念的食用油新产品,还可以分步实现蛋白质和多糖产品的开发应用。

02




成果名称:一种玉米胚芽稳态化处理的关键技术

技术领域:粮油加工及营养健康

成果简介:

目前国内外并未对玉米胚芽的安全贮藏及其贮藏特性进行系统的深入研究,基于玉米胚芽在加工储藏过程中稳定性差、易霉变产生黄曲霉毒素、赤霉烯酮等危害因子等问题,本研究提出了对玉米胚芽贮藏稳定性有显著影响的因素,确定影响胚芽安全贮藏的重要性为水分含量>相对湿度>环境温度;阐明了胚芽氧化劣变的规律,明确了诱导胚芽脂质氧化的关键点,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玉米胚芽稳态化协同气调技术,能够显著延长玉米胚芽的安全贮藏期,拟实现玉米胚芽的减损减耗。本技术进行了国际查新,与2021年4月进行了成果鉴定,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市场前景:

研究成果能够显著延长玉米胚芽的安全贮藏期,拟实现玉米胚芽的减损减耗。系统研究了玉米胚芽的安全储藏,并在实验室条件下明确了储藏过程中玉米胚芽品质劣变的关键点,提出的库存条件改善和控制的措施,已在山东三星集团进行示范,可将玉米胚芽的安全储藏期延长7-9天,实现每日采购玉米胚芽达到3200吨,收储能力比之前增加了33%,在此基础上扩建了一条日产800吨的生产线,实现每日产能1/3的提升。

03




成果名称:发酵风味挂面关键技术

技术领域:粮油加工及营养健康

成果简介:

本项目通过原料、制作工艺、配方的优化,研发了酵母发酵空心挂面生产的多段发酵技术以及发酵挂面低温干燥技术;突破了低水分面团发酵产香技术、酸度控制技术、表面黏性控制技术、发酵挂面多孔结构及蒸煮时间控制技术等关键的工业化空心挂面加工的技术瓶颈。

1.对比自然发酵的传统手工空心挂面、日式发酵面条、乳酸发酵风味挂面等产品,本项目研发的酵母发酵空心挂面具有制作流程简单、工艺可控、外观均一、复水性好、发酵风味浓郁、营养健康等特点。

2.本项目研发的发酵挂面对照非发酵挂面具有更高的氨基酸含量(10.05 g/100g VS  9.74 g/100g)及矿物质含量(锌 9.17 mg/kg VS 8.04 mg/kg,铁是 207 mg/kg VS 180 mg/kg)(来源于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报告数据),且发酵后的挂面产品其蛋白质水解为易消化吸收的氨基酸,并释放出螯合的矿物质,利于人体食用后消化吸收。

3.本项目研发产品蒸煮损失率< 8 %;劈条率< 30 %,具有发酵清香,风味浓溢;断条率小于10%(按照行业标准),是一种新型营养、健康和功能型挂面产品,相关技术指标复合目前挂面行业标准要求。

市场前景:

项目完成且成果成功转化后,若按照建立40吨/天生产示范线1条计算,年产量按照300天算共计1.2万吨;目前市场上发酵空心挂面价格为约10元/600g,考虑本项目产品虽上市较晚,无先发优势,但采用进口面粉,质量佳,价格初步定为12元/600g,则1kg为20元,1吨为2万元,理想情况下年产能达到100%,年销售额为12000×20000=2.4亿,作为创新性产品,其利润按最保守估计,初步定为30%,则年利润为2.4亿×0.3=0.72亿元;按投产前期产能达到60%的保守估计,年销售额为1.44亿元,年利润为4320万元,年利税约430万元。

04




成果名称:油莎豆低温制油及其粕中淀粉的高值化应用技术

技术领域:粮油加工及营养健康

成果简介:

油莎豆,属于莎草科,是一种单子叶禾草状的开花植物,在根茎末端产生块茎,呈球型的。油莎豆适宜在荒地、滩涂地及盐碱地等种植,可有效利用边际土地资源,促进边际土地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大力推广的新型油料作物。油莎豆中含有21-25%以上的粗脂肪,是最具竞争力的新型油料作物,但与其他油料不同的是,其中淀粉含量高达26-30%,在制油后其饼粕中的淀粉含量可达到40%。是马铃薯淀粉含量的两倍。如何提取油脂的时同保护其饼粕中的淀粉,对于提高整个制油产业链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本项目研发了低温制取油莎豆油工艺技术,包括冷榨工艺与亚临界低温萃取工艺,该工艺技术的主要特点在于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提取油脂,同时保护饼粕中的淀粉的结构与活性。另外,针对不同制取方法获得的饼粕中的淀粉结构与功能特性进地了对比分析,对低温制油获得的淀粉利用木瓜籽胶物理改性和干热法改性,改善油莎豆淀粉的功能特性。该项目涵盖冷榨油莎豆油、亚临界萃取油莎豆油、冷榨油莎豆饼淀粉、亚临界低温萃取油莎豆粕淀粉、木瓜籽胶物理改性淀粉和木瓜籽胶干热法改性淀粉。

市场前景:

项目成功实施后投入生产线生产后,按21%出油计,0.8吨/亩产量油莎豆按市场价100元/公斤油,仅油莎豆油产品预计收入为1.68万。仅以河南省黄河下游滩地的5万亩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0.2%)为例,应收共计82000万元。通过本项目低温制油技术在制油过程中很好的保护了油莎豆饼粕中淀粉的结构与活性,以上举例还可获得优质油莎豆饼粕31600吨油莎豆饼粕,以10000元/吨的价格售卖,也可产生高316000万元的价值。作为一种兼具生态作物和油饲作物特性的作物,油莎豆适宜沙地等边际化土地种植,不与粮食作物争地。我国边际土地发展潜力可达5亿亩以上。随着油莎豆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及该项目的继续扩大应用,农业种植户与企业利润总额将逐年增加。对于促进我国北方干旱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高校简介

University Profile

图片

河南工业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始建于1956年,先后隶属国家粮食部、商业部、机械工业部和国内贸易部,是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共建高校,入选国家首批“2011协同创新计划”,是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省“双一流”创建高校。

学校占地2764.5亩,在校生规模39000余人,涵盖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现有22个学院,教职工26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053人。拥有全国最完整的粮油食品学科群和实力雄厚的超硬材料学科群,同时构建了集储运、加工、装备、信息、管理等于一体的完整学科体系。建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4个省一级重点学科。建有“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粮食储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58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

近年来,学校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行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粮食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粮食储运、生物医药、新材料、工业设计、粮食经济与物流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研究成果,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4项,国家标准创新贡献一等奖1项。主持制定国际标准、国家、行业和团体标准336项,主持或参与编制行业发展规划、决策咨询报告300余项。为“一带一路”沿线23个国家建设的137条粮油生产线提供了工艺技术,为行业科技创新、社会发展进步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